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用小型猪的病理学诊断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诊断方法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实验用小型猪在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及相关领域的病理学诊断工作。
Title:Experimental Miniature Pigs - Part 4: Pathological Diagnosis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958.4-2023实验用小型猪第4部分:病理学诊断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对实验用小型猪的病理学诊断进行了系统性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组织取材要求
标准指出,实验用小型猪的组织取材需遵循特定程序以确保样本质量。例如,在进行心脏组织取材时,应从心尖至基底部沿长轴切取完整的心脏标本,并将左、右心室分别固定于10%中性缓冲甲醛溶液中。这一要求旨在保证病理学家能够全面评估心脏各部位的病变情况,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固定与保存方法
对于所有采集的组织样本,标准强调必须在采集后尽快(不超过6小时)放入适当的固定液中。具体而言,推荐使用10%中性缓冲甲醛作为固定剂,且固定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此外,还规定了不同器官的最佳固定体积比例,如肺组织至少应浸没于其体积10倍以上的固定液中。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组织结构稳定,为后续的组织学检查提供可靠依据。
3. 石蜡包埋技术
在石蜡包埋环节,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指南。首先,要求对每块组织进行精确测量并记录其大小及重量;其次,在脱水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定的梯度浓度执行,避免因脱水不足或过度导致细胞形态改变。最后,在包埋前应对组织块进行适当修整,确保切片时能获得理想的切面。此流程可有效提升切片的质量,有利于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
4. HE染色操作细则
关于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具体步骤,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包括但不限于:选择新鲜配制的染色液、控制染色时间和温度、以及如何优化漂洗条件等。通过严格遵守这些细节,可以显著改善染色效果,使得细胞核和胞浆呈现出清晰鲜明的颜色对比,便于识别各种细胞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5. 特殊染色与免疫组化
针对某些特定疾病的研究需求,标准建议采用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技术来辅助诊断。比如,在检测纤维化程度时可选用Masson三色染色法;而在研究炎症反应时,则可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特定标志物如CD68阳性巨噬细胞的数量。这些先进的检测手段不仅丰富了病理诊断手段,也提高了诊断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但足以体现其严谨性和实用性。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保障实验用小型猪病理学诊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相关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