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湿玉米裹包青贮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储存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高湿玉米裹包青贮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Moisture Corn Wrapped Silag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845-2023高湿玉米裹包青贮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高湿玉米裹包青贮生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原料选择与处理
1. 原料要求:标准规定,用于制作高湿玉米裹包青贮的原料应为新鲜、无霉变的高湿玉米。其中,水分含量应在65%-75%之间。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原料的新鲜度和适宜的发酵条件。
2. 原料处理:在进行裹包之前,需要对玉米进行适当的切碎处理,切碎长度控制在2-3厘米左右。这有助于提高青贮饲料的压实度,有利于厌氧环境的形成,从而促进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二、裹包工艺
1. 裹包层数:标准建议采用双层聚乙烯塑料薄膜进行裹包,外层为透明膜,内层为黑色膜。这种组合可以有效隔绝空气,防止外界氧气进入,同时黑色膜还能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加速内部温度上升,有助于快速启动发酵过程。
2. 包装密度:要求每立方米青贮饲料的重量不低于600公斤。通过增加包装密度,可以减少青贮饲料中的空隙体积,进一步降低氧气残留量,提高青贮效果。
三、青贮窖管理
1. 窖体建设:青贮窖应建于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底部铺设防渗漏材料。窖壁要保持光滑,避免尖锐物体损伤塑料薄膜。
2. 封闭时间:青贮完成后需立即封闭窖口,并在表面覆盖一层厚约30厘米的土层或沙石层。封闭后的青贮饲料至少需要经过45天以上的厌氧发酵期才能开窖使用。这段时间内,窖内的微生物会逐步将可溶性糖转化为乳酸,使pH值下降至4.2以下,达到稳定保存的目的。
四、质量检测
1. 感官检查:合格的青贮饲料颜色呈黄绿色至褐色,具有浓郁的酒香味而非酸臭味;质地柔软湿润但不黏手。
2. 化学指标:干物质含量应在25%-35%范围内;pH值应在4.2以下;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不超过15%。
以上就是对《DB13/T 5845-2023高湿玉米裹包青贮生产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