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附着力测试仪(拉拔法)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方法以及结果处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拉拔法的附着力测试仪的校准。
Title: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Adhesion Tester (Pull-off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J86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1/T 039-2023《附着力测试仪(拉拔法)校准规范》是一项针对建筑行业使用的附着力测试仪制定的校准技术文件。本文将重点解读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款,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其要求和应用。
校准环境条件
标准明确指出,校准应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45%-75%的环境中进行。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的测量偏差。在实际操作中,实验室应配备温湿度控制系统,定期监测并记录环境参数。
校准设备与工具
规范要求使用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的标准力值装置作为参考标准,其准确度等级不得低于0.3级。同时,还应准备专用夹具、试块以及符合GB/T 16923规定的粘结材料。这些设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需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校准项目及方法
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1. 示值误差:通过施加已知力值至测试仪上,比较仪器显示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标准规定最大允许误差不得超过±1%。
2. 重复性: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试样,计算所得数据的标准偏差。要求重复性误差不超过平均值的1%。
3. 回程误差:分别从低到高和从高到低加载两次,对比相应点上的示值变化量。允许的最大回程误差为±1%。
4. 零点漂移:断开电源后重新开机,检查零点位置是否超出规定范围。通常情况下,零点漂移不应超过满量程的0.5%。
结果评定与处理
完成所有校准项目之后,应对每一项指标进行独立评估。如果全部符合上述限值,则判定该测试仪处于合格状态;否则需调整直至满足要求。此外,每次校准都必须形成详细的记录文档,包括但不限于校准日期、操作人员姓名、使用的设备编号等信息。
总之,《附着力测试仪(拉拔法)校准规范》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校准流程,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遵循此规范能够有效提升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从而保障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