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草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草的规范化栽培和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lycyrrhiza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6108T 77—2023《甘草栽培技术规程》是由陕西省发布的关于甘草种植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对甘草的选地整地、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选地整地部分,规程要求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重茬连作。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甘草生长习性考虑,甘草喜光耐旱,适宜在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中生长,同时防止因连作导致的土壤养分失衡和病虫害累积问题。
关于种苗繁育,规程强调应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甘草苗作为种苗,并且要经过严格的检疫程序。这有助于确保种苗的质量,提高成活率,同时减少病虫害传播的风险。另外,规程还提到可以采用种子直播的方式进行繁殖,但需注意种子处理和播种深度等问题。
田间管理方面,规程指出要及时中耕除草,合理灌溉施肥。中耕不仅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还能有效控制杂草生长;而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则是保证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之一。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灌溉频率,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发生。
病虫害防治是甘草栽培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规程提倡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如通过轮作倒茬、深耕翻土等方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当病虫害较为严重时,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安全间隔期,以保障产品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
最后,在采收阶段,规程明确规定了最佳采收时间应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至第二年春季萌芽前进行。此时植株体内积累的药用成分含量最高,有利于获得优质的药材产品。同时,采收时应尽量保留部分地下茎以便继续繁殖。
总之,《甘草栽培技术规程》为从事甘草种植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从选地到采收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对于提升甘草栽培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