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数据共享交换的总体要求、数据共享交换流程、数据质量保障、安全与运维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行政机关和相关机构开展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
Title:Public Data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2: Data Sharing and Exchange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08.2-2023《公共数据管理规范 第2部分:数据共享交换》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公共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数据共享交换原则
标准明确提出了数据共享交换应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合法性、安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其中,合法性要求确保所有数据共享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性强调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数据泄露或篡改;及时性指数据提供方需按时提供所需数据;有效性则关注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数据目录编制
根据标准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建立本部门的数据资源目录,并定期更新。数据目录应包含数据名称、类别、格式、更新频率等信息,以便其他机构能够方便地查找和使用这些数据。此外,还鼓励跨部门协作共同构建统一的数据目录体系,促进资源共享。
数据交换方式
标准规定了多种数据交换方式供选择,包括但不限于API接口调用、文件下载上传以及数据库直连等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场景和技术要求,在实际应用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例如,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场景可以优先考虑使用API接口调用;而对于一次性批量处理的任务,则可能更适合采用文件传输的方法。
安全保障措施
为保证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可控,标准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1. 身份认证:参与数据共享交换的所有主体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验证才能获得访问权限。
2. 访问控制:实施细粒度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不同角色用户对敏感信息的操作权限。
3. 加密技术:无论是数据传输还是存储环节都要运用先进的加密算法来保护数据不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4. 审计追踪:记录每次数据操作的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操作者等),便于事后追溯责任来源。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公共数据管理规范 第2部分:数据共享交换》不仅从宏观层面设定了总体框架,而且也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执行指南,有助于推动江苏省内公共数据的有效利用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