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氮饱和指数追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氮饱和指数测定方法、追肥技术要求及操作流程。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基于氮饱和指数的科学追肥技术应用与指导。
Title:Corn Nitrogen Saturation Index Top-dressing Fertiliz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 165-2023 玉米氮饱和指数追肥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玉米种植中氮素管理的重要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提升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氮饱和指数的计算公式为:NSI = (N累积量 - N吸收量) / N累积量 × 100%。这一公式用于评估土壤中氮素的饱和程度。当NSI达到70%以上时,表明土壤已经接近氮饱和状态,需要及时追施氮肥。这一定量指标为科学施肥提供了可靠依据。
其次,标准要求根据土壤类型、前茬作物种类和气候条件确定追肥时期。一般情况下,在玉米拔节期至抽雄期之间追肥效果最佳。此时正值玉米需肥高峰期,追肥可以有效促进穗分化和籽粒形成。同时,应避免在雨季追肥,以防养分流失。
再者,标准强调了追肥方法的重要性。推荐采用机械深施的方式,将肥料施入8-10厘米土层内。这种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挥发损失。对于规模化种植区域,建议使用精量施肥机械,实现精准施肥。
最后,标准提出了氮肥用量的合理范围。每公顷追施尿素225-300公斤为宜。实际用量应结合土壤肥力水平、前茬施肥情况以及预期产量目标进行调整。过量施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DB2308T 165-2023》从氮饱和指数测定、追肥时机选择、施肥方法优化到合理用量控制等方面,为玉米氮肥追施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严格执行该标准有助于实现玉米生产的高产高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