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中建设用地整治的规划设计原则、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整治规划设计及相关活动。
Title:Rural Comprehensive Territorial Remedi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Guidelines Part 3: Construction Land Remediation DB42T 2141.3-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141.3-2023农村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导则 第3部分:建设用地整治》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整治工作。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建设用地整治”的概念,即通过工程措施和管理手段,对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进行整理、改造和优化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整治工作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不仅涉及物理空间的调整,还包括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社会经济影响的考量。
规划设计原则
1. 生态优先:在进行建设用地整治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因建设活动导致生态破坏。
2. 节约集约用地:鼓励通过内部挖潜的方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减少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
3.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历史文化特点制定具体方案,确保整治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设计内容
# 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标准要求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比例,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需求,并适当增加居住用地面积以满足村民生活需要。同时提出要控制工业仓储用地规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2. 建筑物改造与拆除
对于保留下来的建筑物,需按照抗震加固等安全标准进行修缮;而对于不符合规划要求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则应予以拆除重建。此外还特别提到,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民居。
# 3. 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改善村庄内外部交通连接是建设用地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标准建议采用分级设置道路网络结构,并注重步行友好型设计,如增设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
实施保障措施
为确保上述各项任务能够顺利推进,标准提出了多方面的支持政策:
-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
-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 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DB42/T 2141.3-2023》为农村地区开展建设用地整治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导框架,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高效配置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与发展平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