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安窑紫砂壶制作技艺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制作工艺流程、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新安窑紫砂壶的传统制作技艺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与评价。
Title:Xin'an Kiln Purple Clay Pot Making Ski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7.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安窑品制作技艺中的紫砂壶制作工艺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技艺。《DB4103T 156-2023 新安窑品制作技艺》作为一项地方标准,对紫砂壶的制作流程、质量要求以及检验方法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标准明确指出紫砂泥料应选用宜兴地区特有的优质矿石,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这些泥料需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烧成收缩比,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此外,对于泥料的色泽也有严格规定,要求其自然温润,无杂质且均匀一致。
其次,在成型工艺方面,标准强调了手工拉坯的重要性。制作者需要掌握精湛的手工技艺,通过反复揉捏、拍打等手法使泥料达到理想的状态。成型后的壶体表面应当光滑平整,线条流畅自然,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壶身与壶嘴、壶把之间的比例协调。
再者,关于烧制环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温度控制要求。通常情况下,初次烧制温度设定在800至900摄氏度之间,随后进行冷却处理后再进行第二次高温烧制,温度一般控制在1180至1220摄氏度范围内。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过快升温或降温而导致的产品开裂现象。
最后,在成品检验部分,标准规定了多项检测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重量测量、容量校验以及吸水率测试等。只有当所有项目均符合相关技术参数时,才能认定为合格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标准还特别提到,在销售前应对每一件紫砂壶进行逐一编号登记,并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以便日后追溯查询。
综上所述,《DB4103T 156-2023 新安窑品制作技艺》不仅为紫砂壶制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同时也促进了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上述关键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紫砂壶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