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豇豆大棚栽培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长豇豆的大棚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ng Yard Bean Cultivation in Greenhouse - DB36T 1888-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888-2023《长豇豆大棚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长豇豆在大棚环境下的种植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栽培设施与环境条件
标准要求大棚建设应符合GB/T 50274的规定,确保良好的通风、保温和防雨性能。棚内温度控制是核心环节,尤其是冬季和早春时节,最低气温不得低于10℃。此外,土壤pH值应在6.0至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些条件为长豇豆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高产的品种。种子需经过精选并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例如,使用55℃左右的热水浸泡种子10分钟,可有效杀灭表面病菌。这一过程对于预防苗期病害至关重要。
栽培管理
播种前要深耕整地,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kg以上,并配合适量磷钾肥。定植密度一般为行距60cm,株距30cm,每穴双株。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浇水时应注意早晚进行,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物理防治如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等措施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化学防治时应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例如,在发现蚜虫危害初期即可喷洒吡虫啉类药剂,有效控制虫害蔓延。
收获与采后处理
适时采收对保证产品质量非常重要。当荚果充分膨大但尚未老化时即可采摘。采收后应及时分级包装,储藏温度保持在10℃左右,相对湿度85%-90%,以延长保鲜期。
以上内容基于DB36/T 1888-2023标准中的关键部分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对从事长豇豆大棚栽培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范,可以显著提升长豇豆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