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皮冬瓜设施栽培的产地环境、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黑皮冬瓜的设施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lack-skinned Winter Melon Facilit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882-2023《黑皮冬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发布的关于黑皮冬瓜设施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搭建
根据规程第4.1条,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肥沃的地块作为栽培基地。设施类型推荐使用塑料大棚或连栋温室,并强调设施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通风和透光性能。这一步骤确保了黑皮冬瓜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适宜的环境条件。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第5.1条规定,应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例如,“赣冬1号”等经过审定的品种。第5.2条提到种子处理方法,包括温汤浸种(55℃热水浸泡15分钟)以提高发芽率并预防病害。这一环节对于保证幼苗健壮生长至关重要。
播种育苗
规程第6.1条指出,播种前需整地作畦,施足基肥,畦宽一般为1.2米至1.5米。第6.2条要求采用营养钵育苗,每穴播2粒至3粒种子,覆土厚度约为1厘米。此外还建议设置遮阳网以避免强光直射造成幼苗灼伤。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第7.1条明确指出要适时定植,当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即可移栽。第7.2条强调了水肥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做到“薄肥勤施”,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要加强钾肥供应。同时,还需注意及时摘除侧枝,保持主蔓旺盛生长。
病虫害防治
针对病虫害防治,第8.1条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提倡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例如利用黄板诱杀害虫,同时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另外,第8.2条特别强调了轮作制度的重要性,避免连作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规程中的关键部分,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