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直投式橡塑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术语和定义、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直投式橡塑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路面施工的道路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Direct-throw Rubber-plastic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877-2023直投式橡塑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规范》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为直投式橡塑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选择方面,第4.1条明确规定了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对于橡胶粉,其粒径应控制在0.315mm以下且纤维长度不超过50mm,同时橡胶粉的含水率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橡胶粉能够均匀分散于沥青中,避免因水分过多导致的结块现象,从而影响混合料的性能。
其次,在配合比设计上,第5.2条强调了矿料级配的重要性。推荐采用间断级配设计,其中粗集料占比应占总量的55%-65%,细集料占比应在15%-25%之间。这样的级配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混合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空隙率,增强路面的耐久性。
关于生产工艺,第6.3条指出,直投式橡塑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应控制在160℃-180℃之间。过高的拌合温度可能导致橡胶粉老化分解,而过低则无法充分激活改性效果。此外,拌合时间不宜少于45秒,以保证各组分混合均匀。
在施工环节,第7.2条特别提到摊铺厚度需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不应低于5cm。同时,压实遍数不得少于三遍,确保混合料达到足够的密实度。若施工环境温度低于10℃,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防止低温对混合料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在质量检验方面,第8.1条要求每批次混合料都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以及动稳定度等指标。只有当所有指标均符合标准时,方可判定该批次混合料合格。这些严格的检测程序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保障路面工程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