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姜基质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育苗设施、基质要求、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控及出苗标准。本文件适用于生姜基质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inger Substrate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生姜基质育苗技术规程》(DB3707/T 099-2023)是山东省潍坊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生姜的基质育苗技术流程,提升生姜种苗质量与产量。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生姜的基质育苗全过程,包括基质配制、种姜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环节。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家庭农场还是规模化种植基地,只要涉及生姜基质育苗,都应遵循此标准。
其次,“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提到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国家标准。这表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生姜育苗本身的技术要求,还需兼顾农业投入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再者,在“术语和定义”中对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例如,“基质”被定义为由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材料组成的混合物,用于支撑植物根系并提供必要的养分环境。这一定义强调了基质不仅是物理支持的角色,还承担着营养供给的功能。同时,“种姜”指的是经过严格筛选、适合作为繁殖材料的生姜块茎,其品质直接影响最终植株的表现。
接着,在“技术要求”部分详细规定了基质配制的比例及方法。推荐使用的基质成分包括草炭土、珍珠岩、蛭石以及适量有机肥,比例通常为4:1:1:1。这样的配比能够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促进生姜幼苗健康生长。此外,对于种姜处理,建议采用多菌灵等杀菌剂浸泡消毒,并在催芽阶段保持适宜温度(20℃~25℃),以提高发芽率。
关于播种密度,标准建议每平方米摆放约300克种姜,行距控制在15厘米左右,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有利于通风透光。苗期管理则需注意水分供应,初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随着幼苗长大逐步减少浇水频率,同时定期施加稀释后的液体肥料。
最后,“检验规则”明确了如何检测基质质量和种姜活力。例如,通过测定基质pH值、EC值来判断是否适合种植;通过发芽试验评估种姜的活性指数。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保障整个育苗过程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生姜基质育苗技术规程》(DB3707/T 099-2023)从多个维度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对于推动当地生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