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麻叶荨麻育苗移栽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育苗技术、移栽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麻叶荨麻的育苗及移栽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Raising and Transplanting of Urtica cannabi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216—2023 麻叶荨麻育苗移栽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该标准为麻叶荨麻的育苗和移栽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麻叶荨麻的育苗与移栽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确保了技术措施在特定环境下的适用性。
其次,“术语和定义”部分给出了麻叶荨麻、育苗床、移栽等关键概念的具体含义。例如,育苗床是指用于培育麻叶荨麻幼苗的土地或设施,其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这些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操作失误。
再者,在“育苗准备”中强调了选地的重要性。标准建议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且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育苗地,并要求前茬作物不得为麻类植物。此外还提到要进行深耕细作,施足基肥,这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供丰富的养分来源,为麻叶荨麻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播种”,标准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时间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进行。播种方式可采用撒播或条播,每平方米播种量约为10-15克,覆土厚度控制在1-2厘米之间。合理的播种时间和密度能够保证幼苗均匀分布,提高成活率。
对于“苗期管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养护措施。包括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及时除草松土,防治病虫害等。特别是在幼苗出土前后,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适当保护措施防止低温冻害。
最后,在“移栽”环节,标准指出了移栽的最佳时期是在幼苗长出4-6片真叶时进行。移栽前需对幼苗进行适当的炼苗处理,以增强其适应能力。移栽时要做到深浅适中,压实根部周围土壤,浇透定根水,确保幼苗能够快速恢复生长。
综上所述,《DB15/T 3216—2023 麻叶荨麻育苗移栽技术规程》通过一系列详尽的规定和技术要点,为麻叶荨麻的育苗和移栽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导,对于促进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