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系统火灾风险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流程、风险因素分析方法及评价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火灾风险评价,其他类型的储能系统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Risk Assessment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2145-2023 电化学储能系统火灾风险评价技术规程》是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火灾风险评价工作。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规程明确了“电化学储能系统”是指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以及相关辅助设备组成的储能系统。“火灾风险评价”则是指对电化学储能系统可能引发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控制措施的过程。这些基础概念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于评价流程,规程要求首先进行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确保掌握储能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接着开展初步风险识别,利用故障树分析法等工具找出潜在的火灾诱因。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并实施定量或定性的风险评估。最后形成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在具体的风险评估方法上,规程推荐采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结合概率论的方法来量化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同时强调应考虑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状态、环境温度等因素对火灾风险的影响。
关于防火设计要求,规程指出储能设施应当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以防止可燃气体积聚,还应配备自动灭火装置及感温探测器。此外,电缆桥架、管道穿越墙体处均需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规程还特别关注了运维管理方面的要求,包括定期检查电气连接点的温升状况,及时更换老化部件,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等内容。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5/T 2145-2023》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而且针对不同环节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