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兴安岭云杉接穗采集、处理、储存及运输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地区云杉嫁接用接穗的采集与储运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lection and Storage of Picea koraiensis Scions in Daxing'an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27T 064-2023 大兴安岭云杉接穗采集与储运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大兴安岭地区云杉优良种质资源的接穗采集与储运工作。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接穗采集时间规定
标准明确指出接穗采集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这一时间段内,树体营养物质积累达到顶峰,接穗质量最佳,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和苗木生长势。
二、接穗采集部位要求
规程强调接穗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中段采集。具体而言,接穗长度以15-20厘米为宜,直径应在0.5-1.0厘米之间。这样的接穗既能保证足够的养分储备,又便于后续的嫁接操作。
三、接穗储存条件
标准对储运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提出了严格要求。接穗需存放在0-5℃的低温环境中,并保持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同时,要定期检查接穗状态,及时剔除失水或腐烂的接穗,确保整体质量。
四、储运包装方法
规程推荐采用多层保湿材料包裹接穗的方式进行运输。每50-100根接穗为一组,用透气性良好的纸张或布料包扎后装入专用容器。容器内部可放置冰袋以维持低温环境,外层再加防震材料以防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
五、运输时间限制
为保证接穗活力,标准规定从采集到嫁接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7天。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则应采取速递方式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整个流程。
这些关键条文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对于保障大兴安岭云杉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严格执行这些规定,能够显著提升云杉良种繁育的成功率,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