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场所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工艺防火安全管理、电气防火安全管理、仓储防火安全管理、消防设施器材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防火检查和隐患整改、宣传教育培训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内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Title:Fire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B46/T 614-2023是海南省地方标准,旨在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消防设施的配备和维护
该标准明确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标准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并且这些设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例如,消防栓、灭火器等常规消防器材应确保在有效期内且功能正常。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消防设施,则需由专业人员每季度至少检测一次,以保证其随时处于可用状态。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重要性,要求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提供足够的亮度指引人员安全撤离。
二、关于应急预案与演练
标准中指出,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并将其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岗位。预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报警程序、初期火灾扑救措施、紧急疏散方案以及与外部救援力量协调的具体步骤。同时,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全面的消防演习,让全体员工熟悉各自的职责和行动流程。通过反复演练,可以提高员工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三、关于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
鉴于动火作业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规范》对此作出了严格的规定。首先,所有动火作业都必须事先获得批准,并且只有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才能执行此类任务。其次,在作业现场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如设置防火屏障、清理可燃物等,以防止火花飞溅造成意外着火。另外,还要求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并安排专人全程监护,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关于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考虑到电气故障也是导致火灾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标准对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所有的电气线路均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禁止私拉乱接电线;配电箱周围不得堆放杂物,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定期检查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部件。特别是对于高风险区域内的电器装置,更应该加强日常巡查力度,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五、关于危险化学品储存管理
针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特殊性质,《规范》专门设置了章节对其储存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所有危险化学品必须分类存放于专用仓库内,并严格按照规定数量控制库存量。仓库选址要远离火源和其他热源,内部温度湿度都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出入库记录制度,确保账实相符,便于追溯查询。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B46/T 614-2023从多个方面为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企业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各项条款,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切实保障生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