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相思树沿海防护林营造的术语和定义、立地选择、造林设计、苗木培育、造林方法、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相思树沿海防护林的营造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cacia Coastal Shelterbel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2140-2023相思树沿海防护林营造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福建省相思树沿海防护林营造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选址与规划
标准明确指出,相思树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应选择在海岸线附近风浪较大的区域,要求土壤厚度不低于50厘米,地下水位距离地表至少80厘米。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树木根系能够稳固生长,同时避免因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栽植密度
根据标准推荐,相思树的栽植密度为每公顷2250株至3000株。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初期生长速度,又能为后期自然疏伐留下空间。此外,建议采用三角形栽植方式以增强防风效果。
苗木选择
苗木质量直接关系到防护林的成活率和稳定性。标准要求选用无病虫害、主根完整且侧根发达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壮苗。苗木高度应在40厘米以上,地径不小于0.6厘米。
抚育管理
抚育措施包括定期除草松土、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每年需进行两次施肥,春季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秋季则增加磷钾肥比例以增强抗寒能力。对于常见的病虫害如蚜虫和白粉病,应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喷洒等手段处理。
防护功能评估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对防护功能的持续监测与评估。通过定期测量林带宽度、高度及覆盖率来判断其抵御风暴潮的能力,并据此调整后续的养护策略。
这些条文不仅体现了科学合理的生态设计理念,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指导,有助于提高相思树沿海防护林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