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成武酱大头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成武酱大头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Chengwu Sauerkraut Head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成武酱大头》(DB37/17T 20-2023)是山东省针对成武酱大头这一特色产品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产品的定义、地域保护范围、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以及检验方法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首先,标准明确了成武酱大头的定义:以成武县特定区域内的大头菜为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腌制而成的酱腌菜制品。其色泽呈棕黄色至棕褐色,具有浓郁的酱香味和独特的风味。
在地域保护范围方面,标准规定成武酱大头的产地限定于山东省成武县现辖行政区域内。这一限定确保了产品的原产地特性,有助于维护品牌声誉和产品质量。
关于原料要求,标准强调使用当地种植的大头菜作为主要原料。这些大头菜需符合GB/T 15671中规定的优质品种标准,并且生长周期不少于120天,收获时单个重量应在300克至800克之间。此外,种植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违禁农药和化肥。
加工工艺部分详细描述了从清洗、切分到腌制、发酵直至成品包装的全过程。其中特别提到腌制过程需采用盐水浓度为15%-20%的混合盐水,腌制时间不少于48小时;发酵阶段则需要控制温度在25℃-30℃之间,发酵时间为7天至14天不等。整个生产流程必须严格执行卫生标准,防止污染。
对于产品质量要求,标准设定了多项指标,包括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及微生物限量等。感官上要求产品无异味、无杂质,质地脆嫩;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85%,食盐含量应在8%-12%范围内;微生物限量则参照GB 2714执行,确保食用安全。
检验方法部分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步骤,比如利用折光仪测定食盐含量,通过感官评定检查色泽与气味等。这些科学严谨的方法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成武酱大头》不仅规范了产品的生产流程,还从多个维度保障了最终产品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的选择,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