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病害识别、预防措施、药剂使用和综合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早疫病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arly Blight in Potato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6108T 72—2023《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马铃薯早疫病的预防与治理工作。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内马铃薯早疫病的预测预报、综合防治以及田间管理。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为陕西省内的马铃薯种植者提供了具体的防治依据。
病害识别与监测
标准中提到,应通过观察叶片上出现的小黑点、边缘有黄色晕圈的病斑来识别早疫病。在病害初期,需定期巡查田块,记录发病情况,并结合气象条件判断病情发展趋势。这一要求强调了早期发现的重要性,有助于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提倡轮作制度,避免连作;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 物理防治: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使用防虫网覆盖育苗区。
3. 化学防治: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具体用药种类及浓度需参照附录中的推荐表执行。
特别注意事项
- 不同生长期的马铃薯对药剂敏感度不同,施药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防止产生药害。
- 防治过程中要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 对于重病田块,可以适当增加施药次数,但间隔时间不得少于7天。
以上内容基于DB 6108T 72—2023《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技术规程》中的关键条款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广大马铃薯种植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