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宽体金线蛭分苗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环境条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宽体金线蛭的分苗过程及其相关养殖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eech (Hirudo manillensis) Seedling Sepa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针对TSDCMIA DD23-2024《宽体金线蛭分苗技术规程》的新旧版本对比,本文将重点分析“分苗密度”这一关键指标的变化,并详细解读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宽体金线蛭的分苗密度设定为每平方米800至1000条。然而,在新版标准TSDCMIA DD23-2024中,这一数值被调整为每平方米600至800条。这样的调整主要是基于近年来养殖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过高的分苗密度可能导致个体生长受限、疾病传播风险增加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
那么,如何根据新的分苗密度要求来合理安排养殖呢?首先,需要对养殖池塘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支持较低密度的养殖模式。其次,在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存在。接着,按照每平方米不超过800条的标准投放幼苗,同时注意观察水体环境的变化,如溶解氧水平、pH值等,及时采取措施维持良好的生态条件。此外,还应加强日常管理,定期检查水质状况并适时调整投喂量,确保所有个体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供给。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适应新版标准关于分苗密度的规定,从而提高宽体金线蛭的整体健康水平和产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