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雨水情测报系统数据接入的基本要求、数据格式、传输协议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雨水情测报系统的数据接入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ata Access of Rainwater and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8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雨水情测报系统数据接入规范》(DB34/T 4613-2023)是安徽省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统一雨水情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数据格式与编码
标准规定了数据传输应采用JSON或XML格式,并推荐使用JSON以提高解析效率。对于编码方式,要求所有文本数据均需采用UTF-8编码。这一规定确保了跨平台兼容性和数据的一致性,避免因编码差异导致的数据解析错误。
数据字段定义
在数据字段部分,标准明确了必填项和可选项。例如,“测站ID”、“时间戳”为必填项,“水位值”、“雨量值”则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决定是否需要记录。此外,时间戳必须符合ISO 8601标准,确保时间信息的精确性和国际通用性。
安全性要求
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标准提出应启用HTTPS协议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并建议实施数字签名验证机制。同时,对敏感数据如测站密码等提出了严格的保护措施,要求定期更换并限制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
错误处理机制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错误处理的重要性。当发生数据丢失或异常时,系统应具备自动重试功能,并记录详细的日志信息以便后续排查。此外,要求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反馈,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雨水情测报系统数据接入规范》不仅关注了技术细节,更注重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构建高效稳定的雨水情监测网络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