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及油菜播种施肥一体化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准备、作业流程和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采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与油菜播种施肥一体化机械化作业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Rice Straw Full-Return and Integrated Rapeseed Sowing and Fertilization Oper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596-2023《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及油菜播种施肥一体化作业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水稻秸秆全量还田与油菜播种施肥一体化作业的技术流程。这项标准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1. 作业前准备
标准要求在作业开始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土壤检测与分析,确保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等,以便制定合理的秸秆还田方案。此外,还需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特别是用于秸秆粉碎和翻耕的设备,确保其能够有效完成任务。
# 2. 秸秆处理
关于水稻秸秆的处理,标准强调了机械粉碎的重要性。要求使用专业设备将秸秆切碎至一定长度(通常不超过10厘米),以利于后续的腐解过程。同时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添加微生物菌剂来加速秸秆分解速度,从而减少对下季作物生长的影响。
# 3. 施肥策略
为了实现精准施肥,该标准提出了基于测土配方施肥的原则。即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以及目标作物的需求量来确定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此外,提倡采用缓释肥料或控释肥料,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需求,还能有效防止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 4. 油菜播种方式
对于油菜的播种,标准推荐使用免耕直播技术。这种方法无需翻耕土地即可直接将种子播撒于地表,并覆盖一层薄土。它不仅节省了劳动力成本,而且有利于保持土壤结构稳定。同时建议结合机械作业实施宽行距种植模式,便于后期田间管理操作。
# 5. 环境保护措施
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标准特别强调了减少氮磷流失的技术手段。比如采取沟渠拦截、缓冲带设置等方式防止降雨冲刷带走过多养分;另外也鼓励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避免因过度灌溉而导致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及油菜播种施肥一体化作业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具体实施再到后期维护等多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始终的特点。这对于我们构建现代化高效农业体系无疑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