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及相关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从事羊养殖、防疫和兽医技术服务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steurellosis in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591-2023《羊巴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羊巴氏杆菌病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病原检测
- 标准中规定,养殖场应定期对羊群进行病原检测。采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原体的存在。这一步骤对于早期发现潜在感染至关重要,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
2. 疫苗接种
- 推荐使用灭活疫苗或弱毒活疫苗。初次免疫应在羔羊6-8周龄时进行,之后每半年加强一次。正确的疫苗接种程序可以有效提高羊群的整体免疫力,减少发病几率。
3. 环境卫生管理
- 要求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尤其是对食槽、饮水器等接触频繁的设施要每日清洗消毒。良好的卫生条件可以大大降低病原体滋生的可能性。
4. 饲料与饮水管理
- 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和营养均衡的饲料,避免因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下降。同时注意不要让羊饮用可能被污染的水源。
5. 隔离措施
- 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应立即隔离患病动物,并对其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在新引进羊只之前也需隔离观察至少两周,确保健康后再混群饲养。
6. 应急处置
- 针对突发疫情,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包括封锁疫区、扑杀病死及可疑染病个体等强制性措施。同时做好后续追踪调查工作,查找传染源并彻底清除隐患。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部分,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地防控羊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