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妊娠毒血症的病因、诊断、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从事羊养殖的养殖场、养殖户及相关技术人员。
Title: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regnancy Toxemia in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590-2023《羊妊娠毒血症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妊娠毒血症的技术指导文件。这项标准对羊群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羊妊娠毒血症的定义和发病机制。妊娠毒血症是由于母羊在妊娠后期因营养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标准中特别强调了该病的发生与饲料配比不当、过度肥胖以及缺乏运动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应严格控制饲料的质量和喂养量,避免母羊过肥。
其次,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其中包括定期监测母羊体重变化,确保其在整个妊娠期体重增长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提供均衡的日粮,增加富含维生素E和硒的饲料比例;同时保证母羊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适当的运动量。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毒血症的发病率。
再者,关于疾病的诊断部分,标准要求一旦发现母羊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并进行专业检查。通过血液检测等手段确认是否患有妊娠毒血症,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最后,标准还规定了详细的治疗原则。轻度病例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葡萄糖等方式自行恢复;而对于重症患者,则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及必要的药物来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此外,还强调了康复期间需加强护理工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羊妊娠毒血症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有助于提高羊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减少经济损失。养殖户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要求,以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