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草龟人工繁殖的场地要求、亲龟选择与培育、交配产卵、卵的收集与孵化以及稚龟的培育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华草龟的人工繁殖及养殖生产。
Title: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Chinese Three-Striped Box Tur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713-2023中华草龟人工繁殖操作规程》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中华草龟人工繁殖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质资源管理方面,标准要求选择健康无病害的亲本进行繁殖。具体来说,亲龟应具备良好的生长状态和繁殖能力,体重应在500克以上,并且要经过至少一年的自然越冬经历。这有助于确保后代具有较好的遗传品质和生存率。
其次,在饲养环境设置上,标准规定了池塘或容器的基本条件。例如,水体深度需保持在30至50厘米之间,水质要清澈无污染,pH值维持在6.5到8.5范围内。此外,还需提供足够的陆地区域供龟类晒背及活动,面积不得少于水面面积的三分之一。
再者,关于饲料投喂,标准强调了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建议采用混合饲料,其中动物性蛋白占总重量的40%-50%,植物性成分占30%-40%,剩余部分为矿物质与维生素补充剂。同时,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投喂量,夏季每天一次,冬季每两天一次即可。
最后,在疾病防控环节,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清理养殖场所,避免积水积污;合理安排换水频率,防止水质恶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此外,还提倡使用生物制剂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化学药物的应用频率。
综上所述,《DB34/T 2713-2023中华草龟人工繁殖操作规程》从多个角度对中华草龟的人工繁殖过程进行了科学指导,对于促进这一物种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