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与评价的基本要求、设计方法、材料选择、施工验收及效果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轨道减振的设计、施工及评价。
Title:Desig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Track Vibration Reduction in Urban Rail Transit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572—2023《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与评价标准》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轨道减振设计及效果评价工作。以下从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款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1. 总则
标准明确指出制定本文件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环境保护水平,减少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体现了国家对于环保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关注。
#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轨道减振”、“减振等级”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轨道减振”是指通过采取措施降低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传递到地面或其他结构上的过程;而“减振等级”则是根据实际需求将不同地段划分为不同的减振要求级别。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 3. 减振设计原则
在设计阶段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意味着首先需要合理规划线路走向以避开敏感区域,其次才是通过技术手段如安装特殊类型的轨枕或使用弹性扣件来达到减振目的。此外还强调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平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 4. 减振措施选择
根据不同地段的特点推荐了多种有效的减振措施:
- 对于特别敏感区域可采用浮置板道床;
- 普通住宅区推荐使用高弹性扣件;
- 工业区内则可以考虑普通整体道床。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技术参数要求,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 5. 效果评估方法
为了确保所采取的减振措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评估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现场监测数据采集、实验室测试结果分析以及长期跟踪观察等多个环节。只有当所有指标均符合规定后才能认定为合格。
# 6.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并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和进度。任何偏差都应及时纠正,避免因疏忽导致最终效果不达标。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不受破坏,比如防止扬尘污染空气、减少噪音干扰等。
# 7. 维护保养建议
即使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施工后的轨道系统也需要定期维护保养才能保持良好状态。建议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巡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减振设计与评价标准》是一部全面指导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技术性文件,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关键点,而且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结。希望行业内人士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