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会组织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内容、评估程序、评估方法和结果运用。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社会组织的评估工作,为提升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提供指导。
Title:Regulation for Social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42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442-2023《社会组织评估规程》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为社会组织的评估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评估对象:本标准适用于在安徽省内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意味着无论是公益性还是非公益性组织,只要是在安徽省注册成立并合法运营的,都需按照此规程接受评估。
2.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和社会评价四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如内部治理下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等。这些指标的设计旨在全面考察社会组织的综合能力和发展状况。
3. 评估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定量评估主要通过查阅财务报表、活动记录等方式获取数据;定性评估则依赖于专家评审团的意见。这种多元化的评估方式确保了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 评估程序:评估程序分为申请、初审、实地考察、专家评审和公示五个阶段。其中,实地考察环节要求评估人员深入组织内部了解实际情况,而专家评审则是整个流程中的关键步骤,由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对材料进行全面审核。
5. 等级划分:根据得分情况将社会组织划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其中AAAAA级最高。不同级别的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方面享有相应的政策支持,这激励了社会组织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服务水平。
6. 监督与改进:建立定期复评机制,对于已获得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每三年需重新接受一次评估。此外,还设置了申诉渠道,任何单位或个人若发现评估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均可提出申诉,以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以上是DB34/T 2442-2023《社会组织评估规程》中几个核心部分的解读。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