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交通
  • DB37T 4673—2023 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评价技术规程

    DB37T 4673—2023 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评价技术规程
    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评价技术规程
    15 浏览2025-06-03 更新pdf1.5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的评价方法、评价流程及损伤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后的损伤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Damage Assessmen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s on High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40

  • 封面预览

    DB37T 4673—2023 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评价技术规程
  •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火灾损伤评价技术规程》(编号为DB37/T 4673—2023)于2023年正式发布实施,该规程为公路配筋混凝土桥梁在遭受火灾后的损伤评价提供了系统性指导。以下将对规程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第5.1.2条:火灾现场勘查内容

    规程明确指出,在进行火灾损伤评价时,现场勘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火灾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和火势强度;

    - 桥梁结构构件的外观变化,如裂缝、变形、剥落等;

    - 钢筋暴露情况及其锈蚀程度;

    - 混凝土表面颜色和硬度的变化。

    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火灾对桥梁造成的具体影响至关重要,是后续评估工作的基础。

    第6.2.1条:材料性能检测方法

    规程规定了用于评估火灾后桥梁材料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

    - 使用回弹仪测量混凝土强度;

    - 对钢筋进行拉伸试验以确定其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

    - 利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查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空洞或裂缝。

    通过这些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可以准确反映火灾对桥梁材料性能的影响程度。

    第7.3.4条:损伤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火灾损伤的程度,规程将桥梁损伤分为四个等级,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定依据:

    - 轻微损伤:仅表现为局部轻微开裂或者表面剥落;

    - 中度损伤:出现较大范围的裂缝且伴随一定程度的钢筋裸露;

    - 严重损伤:多处关键部位存在明显裂缝甚至断裂现象;

    - 极端损伤:主体结构丧失承载能力。

    这种分级方式有助于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处理。

    以上只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规定。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37T 4674—2023 猪塞尼卡谷病毒的检测 重组酶恒温扩增法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