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网室杂交制种中蜜蜂授粉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大豆杂交制种过程中利用蜜蜂进行授粉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ybean Greenhouse Hybrid Seed Production by Bee Pollin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1341—2023《大豆网室杂交制种蜜蜂授粉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大豆杂交制种过程中蜜蜂授粉技术的规范性文件。这项标准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为提高大豆种子质量和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它适用于山西省内采用网室隔离方式进行的大豆杂交制种,并且特别强调了利用蜜蜂作为主要授粉媒介的技术操作。这表明该标准不仅关注授粉效率,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网室”、“隔离区”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网室”被定义为一种用于防止外界昆虫进入并控制授粉环境的人工设施;而“隔离区”则是指为了保证杂交纯度而在田间设置的特定区域。这些定义有助于从业者准确理解标准要求。
关于蜜蜂授粉管理,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其中包括选择健康强壮的蜂群、合理放置蜂箱位置以及定期检查蜂群状态等内容。此外,还建议在授粉前对蜜蜂进行适当的训练,以确保其能够有效识别目标作物花型并完成授粉任务。
对于授粉期间的环境条件也有严格规定。比如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15℃至30℃),湿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同时需避免强风天气影响授粉效果。另外,还需注意防治病虫害,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标准还特别提到,在整个授粉周期内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一旦出现极端气候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蜂群安全。例如当遇到暴雨或者持续低温时可以临时增加保温措施或者转移蜂箱到避风处。
最后,在收获阶段也给出了相应的技术要点。如确定最佳采收时间、正确使用机械或手工方法采摘种子等。同时强调了采后处理的重要性,包括清洁、干燥、分级包装等一系列流程,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总之,《大豆网室杂交制种蜜蜂授粉技术规程》是一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指导文件,它不仅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复杂因素。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提升大豆杂交制种的成功率,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