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扁蓿豆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扁蓿豆种子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lat Medicago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扁蓿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作物,其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直接关系到种植效益与生态效益。DB63/T 865-2023《扁蓿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的出台为规范和提升扁蓿豆种子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规程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播种期的选择,规程指出扁蓿豆适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这一时间段不仅能够保证充足的土壤湿度有利于种子发芽,还能避免夏季高温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早播可以延长植株的生长期,提高种子产量。
其次在田间管理部分,规程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建议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5公斤左右,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这样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另外规程还特别提到肥料施用的原则。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且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调整施肥比例。在开花初期追施氮肥有助于促进枝叶生长,在结果期增施磷钾肥则能有效提高种子质量。
最后关于病虫害防治,规程提倡采用物理、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比如通过设置防虫网来阻止害虫侵害,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捕食蚜虫等。同时也要注意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导致土传病害加重。
以上是对DB63/T 865-2023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从事扁蓿豆种子生产的人员有所帮助。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仅能够保障生产安全,而且对于提升种子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