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寒草地施肥的技术要求、施肥原则、施肥方法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高寒草地的科学施肥管理,以提高草地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ertilization of Alpine Grass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662-2023高寒草地施肥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高寒草地的科学施肥,提高草地生产力和生态效益。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施肥原则方面,标准强调要根据草地类型、土壤肥力状况以及植物生长需求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期。这要求管理者在实际操作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比如不同草地类型的养分吸收特性,土壤本身的肥力水平以及牧草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营养需求变化。例如,在早春时节,当牧草开始返青时,应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以促进牧草快速生长;而在秋季,则需要适量补充磷钾肥,帮助牧草积累足够的养分过冬。
其次,在肥料选择上,标准提倡使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而无机肥料则可以迅速提供作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具体来说,每公顷草地每年施用有机肥量应在15吨至30吨之间,并且最好是在秋季进行基肥施用。对于无机肥料而言,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比例通常建议保持在1:0.5:0.5左右,但具体的配比还需依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
再者,关于施肥方法,标准指出应当采用沟施或穴施等精准施肥方式,避免撒施造成浪费。特别是在高寒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土壤解冻时间较短,因此更需要确保肥料能够直接到达根系附近,提高肥料利用率。此外,还应注意控制每次施肥的深度,一般情况下,施肥深度应在10厘米至20厘米之间为宜。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加强施肥后的管理监测工作。包括定期检测土壤pH值、盐分含量及养分状况,及时调整后续施肥计划;同时也要密切观察牧草长势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如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等,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综上所述,《DB63T 662-2023高寒草地施肥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为高寒草地施肥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