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坡面方胸小蠹的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及其实施步骤。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林木资源保护中针对坡面方胸小蠹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Slope Dendroctonus punctatus in Jiangs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9/T 1245-2023《坡面方胸小蠹防治技术规程》是针对一种常见森林害虫——坡面方胸小蠹的防治提供指导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规程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指出坡面方胸小蠹是一种专门侵害树木木质部的钻蛀性害虫,其危害可能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甚至死亡。这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在“预防措施”章节中强调了加强林区监测的重要性。规程要求定期巡查林地,特别是对幼龄林和成熟林的边行树进行重点检查。一旦发现有异常枯死或受侵害迹象的树木,应立即采取隔离处理措施,防止害虫扩散。
接着,“化学防治”部分规定了使用药剂的具体方法。推荐采用内吸性杀虫剂喷雾或者注射的方式施药,并且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浓度比例配制溶液。同时,还特别提到施药后需注意保护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安全。
此外,“物理防治”手段也被纳入其中,如设置诱捕器来捕捉成虫。诱捕器的位置选择应当靠近受害严重的区域,并且要定期更换诱芯以保持其有效性。
最后,在“综合管理策略”里提倡结合多种防控手段形成合力。例如,在高风险季节可提前开展清园作业,清除已经死亡或者严重受害的树木;同时鼓励种植抗性强的树种作为替代方案,从根本上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以上是对DB3209/T 1245-2023中几个关键部分的内容解析,希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