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PMA-qPCR法对有机肥中活性大肠杆菌进行快速测定的方法,包括样品处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及结果计算与表达。本文件适用于有机肥中活性大肠杆菌的定量检测。
Title:Rapid Determination of Viable Escherichia coli in Organic Fertilizer by PMA-qPCR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271-2023《有机肥中活性大肠杆菌快速测定 PMA-qPCR法》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PMA(阳性菌膜穿透剂)预处理,快速检测有机肥料中的活性大肠杆菌。这项标准为确保有机肥的质量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标准明确指出样品的采集需具有代表性,通常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或从成品堆中均匀取样。样品采集后应迅速运输至实验室,并在4℃条件下保存不超过24小时。对于样品的制备,要求使用无菌操作工具将样品充分混匀,然后称取1g样品加入含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振荡混匀后静置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检测样本。
PMA预处理
为了区分死菌和活菌,标准采用了PMA预处理步骤。具体操作是将上述制备好的样品溶液稀释至适当浓度后,加入终浓度为50μM的PMA溶液,避光孵育5分钟后,再通过蓝光照射(波长465-480nm)处理20分钟。此过程能够使PMA渗透到破损细胞膜的死菌中,与DNA结合,从而阻止其在后续qPCR反应中的扩增,仅保留活菌信号。
qPCR反应体系建立
标准规定了qPCR反应体系的组成及条件。反应体系包括特异性引物、探针、模板DNA以及SYBR Green I染料等成分。反应条件设定为:95℃预变性3分钟;随后进行40个循环的95℃变性15秒,60℃退火延伸60秒。每个样品设置三个重复孔以保证结果可靠性。
结果分析与判定
根据Ct值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基因。当样品的Ct值小于等于设定阈值时,则判定该样品中含有活性大肠杆菌;反之则认为未检出。同时,还需绘制标准曲线来评估方法灵敏度,并通过阴性和阳性对照验证实验的有效性。
注意事项
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所有实验器材均需提前灭菌处理;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 实验室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4.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有机肥中活性大肠杆菌快速测定 PMA-qPCR法》不仅规范了检测流程,还强调了各个环节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保障有机肥料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