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大垄密植通透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高粱大垄密植通透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Sorghum with Wide Ridge Dense Planting and Green Penetrable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 064-2023 高粱大垄密植通透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高粱种植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高粱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1. 播种前准备:标准要求在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翻整地,确保土壤疏松透气。这一步骤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具体操作时,应将土壤深耕至25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左右,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
2. 品种选择与处理:建议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种子播前需经过精选和消毒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抗逆性。例如,可用温水浸泡种子半小时后再晾干播种,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苗期病害。
3. 合理密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肥力情况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通常情况下,采用宽窄行或大小垄种植模式,行距保持在60-70厘米之间,株距控制在20-25厘米范围内。这样的布局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4. 田间管理:生长期要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浇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在干旱季节及时灌溉;施肥则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期追肥,前期以促苗壮为主,后期侧重于保穗增粒。对于常见的蚜虫、螟虫等害虫,可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释放天敌昆虫,必要时辅以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喷洒。
5. 收获与储藏:当大部分籽粒变硬且茎叶枯黄时即可适时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干燥,水分含量控制在13%以下才能入库保存。此外,还应注意防潮防鼠咬,确保粮食安全储存。
该标准特别强调了“绿色”理念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从源头上减少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化的栽培措施,不仅可以显著提升高粱的整体经济效益,也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