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土壤中有效态铁、锰、铜、锌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分析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精密度、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土壤中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Available Iron, Manganese, Copper and Zinc in Soil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269-2023《土壤中有效态铁、锰、铜、锌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效态铁、锰、铜、锌的方法。这项标准适用于农田、园地等类型土壤中这些元素的有效态含量测定。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标准要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并按照GB/T 17850.1的规定进行风干和研磨处理,确保通过2 mm筛孔后进一步研磨至全部通过0.15 mm筛孔。样品处理过程中需避免引入污染物质,比如使用洁净的器具并防止金属离子污染。
标准曲线的制备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正式测试前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来绘制标准曲线。具体操作时,应选用基体匹配的方法,即以待测土壤的实际基质作为溶剂稀释标准品,这样可以减少基体效应的影响。标准系列通常包括至少五个不同浓度点,并且每个浓度点至少重复两次。
测定条件优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操作参数直接影响到测量精度。根据该标准,推荐的工作条件如下:
- 雾化器流量:0.8 mL/min;
- 等离子体功率:1300 W;
- 辅助气流速:0.9 L/min;
- 冷却气流速:15 L/min;
- 洗气时间:1 min;
- 扫描模式:多元素同时扫描或顺序扫描均可,但需确保仪器能够准确识别目标元素及其同位素。
质量控制措施
为确保分析结果可靠,标准强调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实验室应当定期检查仪器性能,如灵敏度、背景噪声水平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此外,在每次实验开始之前,还应对系统空白进行测定,以评估可能存在的背景干扰。对于每批样品,至少要包含一个平行样和一个加标回收率验证样,其中加标回收率应在80%-120%之间才被视为合格。
结果计算与表达
最后,所有测定值均需经过适当的数学处理才能得到最终报告的结果。这包括但不限于扣除空白值、校正线性回归方程等因素。当多个实验室共同参与某项研究时,则还需要考虑数据间的可比性问题,必要时可采用统一的参考物质来进行校准。
综上所述,《DB12/T 1269-2023》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指导,同时也强调了从样本准备到数据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这对于提高土壤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