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呼伦贝尔湖泊、河流、水库水体面积遥感监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方法及成果提交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呼伦贝尔市范围内湖泊、河流、水库水体面积的遥感监测工作。
Title:Monitoring Specific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of Lake, River and Reservoir Water Body Area in Hulunbuir
中国标准分类号:X4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呼伦贝尔湖泊河流水库水体面积遥感监测规范》(DB1507T 89-2023)是一项专门针对呼伦贝尔地区水体面积遥感监测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源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遥感数据应优先选用分辨率不低于2米的卫星影像。这是因为高分辨率影像能够更清晰地分辨水体与周边环境的边界,提高监测精度。同时,要求数据覆盖范围应包含所有目标水体及其周边一定缓冲区,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完整性。
数据预处理
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标准强调了辐射校正的重要性。通过辐射校正可以消除大气影响和传感器本身带来的偏差,保证图像质量。此外,几何校正是另一个关键步骤,需要将影像配准到统一坐标系下,并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齐,以便后续分析。
水体提取方法
标准推荐使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技术来进行水体提取。这种方法基于图像分割算法,将影像划分为若干个对象,然后根据对象特征如光谱特性、纹理特征等来判断是否为水体。同时,还建议结合阈值法和监督分类法,利用多时相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分类准确性。
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建立样本库用于验证分类结果;定期开展内外部审核;实施交叉验证机制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并修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保障最终成果的可靠性。
结果表达
关于监测结果的表现形式,标准要求以矢量图层的形式呈现,且需附带详细的属性表,记录每个水体单元的基本信息如名称、位置、面积等。另外,还需提供一份详细的报告文档,总结整个监测过程中的主要发现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是对《呼伦贝尔湖泊河流水库水体面积遥感监测规范》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这项标准不仅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相关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