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祁术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祁术的规范化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Qi Shu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DB3410T 25-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10T 25-2023 祁术栽培技术规程》是针对祁术这种特色中药材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其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种植区域应选择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年降水量不少于1200毫米。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祁术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条件,避免因环境不适导致药材质量下降。
二、种苗培育
标准强调种苗需来源于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株,且种苗高度不得低于15厘米,根系发达完整。同时要求种苗在育苗床内至少培育6个月以上,确保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这有助于提高移栽后的成活率和生长稳定性。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部分,标准提出了“三肥两水”的管理原则。“三肥”即基肥、追肥和叶面肥,其中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根据生长阶段适时补充氮磷钾复合肥,叶面肥则用于快速补充微量元素。“两水”是指定植后要保证两次充分灌溉,分别在定植初期和封垄前。这样的水分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标准提倡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包括设置防虫网、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手段;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控;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药材的安全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五、采收与加工
关于采收时间,标准建议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挖,此时地下块茎积累养分最多,品质最佳。采收后需立即清洗干净并晾晒至含水量降至15%以下,然后入库贮藏。整个过程要求操作轻柔,防止机械损伤,以保持药材完整性和药效成分稳定。
以上是对《DB3410T 25-2023 祁术栽培技术规程》中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能为从事祁术种植的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