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农用天气预报中水稻生长各阶段的气象条件适宜度评价指标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基于气象条件的水稻生产适宜度预报服务。
Title:Agricultural Weather Forecast - Suitability for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22/T 1-2023《农用天气预报 水稻适宜度》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发布的,旨在通过科学的气象数据和农业知识为水稻种植提供精准的农用天气服务。这一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地区水稻种植区的农用天气预报工作,对于提高水稻产量、优化种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重要内容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水稻种植区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这意味着,任何在内蒙古从事水稻种植或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参考此标准,获取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稻种植建议。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农用天气预报”、“水稻适宜度”等关键术语的概念。例如,“水稻适宜度”被定义为根据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阶段适宜程度的评估结果,分为适宜、较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这种明确的定义有助于使用者准确理解标准内容并正确应用。
三、水稻生长发育阶段划分
标准将水稻的生长发育阶段划分为播种期、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气象条件需求,如温度、湿度、降水量等。例如,在苗期,适宜的日平均气温应在15℃以上,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之间,这对于确保幼苗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四、气象条件与水稻适宜度的关系
标准详细描述了不同气象条件如何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适宜度评价标准。比如,在分蘖期,如果连续三天日最低气温低于12℃,则水稻适宜度应评定为不适宜。此外,还规定了降水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如在降水量超过200毫米时需注意排水防涝,在降水量不足50毫米时则需要灌溉补水。
五、农用天气预报服务要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标准提出了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预报时效性、预报准确性、信息传递及时性等方面。同时强调了预报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风速等基本气象要素,以及基于这些要素对水稻生长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六、实施与监督
最后,标准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推广和执行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应用实践中来,共同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用天气预报 水稻适宜度》(DB1522/T 1-2023)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规范文件,它不仅填补了内蒙古地区在此领域的空白,也为全国其他类似地区的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