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PCR实验室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包装、暂存、转运及最终处置的要求和程序。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所有开展PCR检测的医疗机构、实验室及相关单位的医疗废弃物管理。
Title:Disposal Procedures for Medical Waste in PCR Laboratories - DB1409T 44-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C 5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9T 44-2023《PCR实验室医疗废弃物处置规程》是山西省大同市发布的关于PCR实验室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废弃物分类
标准明确规定了医疗废弃物应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五大类。其中,感染性废物主要包括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病原体的标本、培养物等。实验室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类别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确保不同类型的废弃物不混合存放。
二、包装要求
对于感染性废物,标准要求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并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包装袋上需贴有明确标识,标明废弃物类型、产生单位、日期等内容。此外,包装袋不得过满,装至3/4容量时即应封口。
三、暂存管理
PCR实验室应设置专门的医疗废弃物暂存点,暂存点需远离生活区、食品加工区及人员密集场所。废弃物暂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且必须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同时,暂存点应配备防渗漏设施,防止废弃物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四、运输规范
医疗废弃物运输车辆需具备防渗漏、防遗撒功能,并定期清洗消毒。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停留,确保废弃物尽快交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处理。运输人员需穿戴防护服,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破损泄漏。
五、无害化处理
感染性废物应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焚烧处理。病理性废物可选择高温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后深埋的方式处置。损伤性废物需先消毒再毁形后统一回收处理。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则需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安全处置,严禁随意丢弃或自行处理。
六、应急预案
实验室应制定完善的医疗废弃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流程、人员紧急撤离方案等。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七、监督管理
PCR实验室负责人需对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负总责,建立完整的管理档案,记录废弃物产生、分类、暂存、运输、处理等各环节信息。卫生监督部门将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中较为重要的条款解读,实验室工作人员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医疗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保障环境安全与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