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脱毒甘薯大棚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场地选择、种薯准备、育苗技术、苗床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脱毒甘薯的大棚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Sweet Potato Seedling Cultivation with Virus-Free Sweet Pot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09T 37-2023 脱毒甘薯大棚育苗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忻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脱毒甘薯的大棚育苗过程,提高种苗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脱毒甘薯品种,并且要符合GB/T 18672的规定。这意味着在选择品种时,不仅要考虑其适应性和抗病性,还要确保品种来源合法合规,避免使用未经审定的品种,从而保障种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育苗床准备
育苗床的准备要求土壤必须疏松、肥沃且无病虫害。具体操作上,需提前一个月对土壤进行深耕翻晒,并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确保养分均衡。此外,还需铺设地膜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为种薯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到幼苗的质量和后续的成活率,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三、种薯处理
种薯在播种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首先用清水洗净表面泥土,然后采用75%酒精溶液浸泡5分钟进行表面消毒,再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10分钟进行深层消毒。最后将种薯晾干备用。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有效杀灭附着在种薯表面及内部的病原微生物,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四、播种密度与深度
根据标准规定,每平方米的播种量应在40-50块之间,播种深度控制在3-5厘米范围内。过密会导致幼苗间竞争激烈,影响个体发育;而过稀则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播种深度则决定了幼苗出土的速度和整齐度,太浅容易被风吹倒,太深则延长出苗时间。
五、温湿度管理
在幼苗期,棚内温度应维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如果温度过高,可通过通风降温;湿度不足时,则需适当喷雾增加空气湿度。特别是在夜间,要注意保温措施,防止低温冻害。温湿度的合理调控能够促进幼苗健康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内容解读,整个标准涵盖了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详细规定,对于推动当地脱毒甘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