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四膜覆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采用四膜覆盖技术进行马铃薯栽培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ato Cultivation under Four-film Cove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马铃薯四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DB4114/T 216-2023)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为马铃薯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整地
标准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土壤pH值应保持在5.5至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整地时需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且无石块等杂物。这一规定旨在创造一个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基础环境,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种薯处理
种薯质量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标准强调种薯应来源于无病虫害的健康植株,并经过严格筛选,淘汰畸形、腐烂或带有病斑的种薯。播种前需对种薯进行催芽处理,通常采用温水浸泡法或赤霉素溶液浸种,以促进早发芽、多发芽,提高成活率。
四膜覆盖技术
这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四膜”指的是地膜、小拱棚膜、大棚膜及防虫网。地膜铺设时要平整紧密,保证覆盖全面;小拱棚则用于保温保湿,在早春低温季节尤为重要;大棚膜可进一步提升温度,延长生长期;防虫网则能有效防止害虫侵袭,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这种多层次覆盖方式不仅提高了地温,还创造了稳定的生长环境,有助于克服春季低温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水肥管理
合理的水分供应和肥料施用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标准建议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避免积水造成根部缺氧。施肥方面,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则需结合植株长势灵活调整,特别是在开花期前后适当补充钾肥,以增强抗逆性和促进块茎膨大。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蚜虫,生物方法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化学方法仅限于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马铃薯四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规范了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对于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这些标准要求,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