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事故气象调查的技术要求、程序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事故的气象调查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Ground-based Weather Modification Operation Accid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事故气象调查技术规范》(DB21/T 3863-2023)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事故气象调查的技术性文件。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时,气象调查工作的基本要求、程序和技术方法。适用于因人工增雨、防雹等作业引发的各类事故现场气象条件分析与评估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地面》(GB/T 33703)、《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导则》(QX/T 249)。这些引用文件为开展事故气象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事故”等核心概念。例如,“作业事故”是指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失误导致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
技术要求
1. 调查准备
- 需要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确定调查目的、范围以及所需资源。
- 收集事故发生前后的气象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
2. 现场勘查
- 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记录下所有可见的痕迹和物证。
- 使用专业仪器测量现场的气象参数,并拍摄照片或视频作为证据保存。
3. 数据分析
-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结合历史同期气候特征,分析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气象状况。
- 运用数值模拟手段重现当时的天气过程,帮助理解事故成因。
4. 报告撰写
- 根据调查结果编写完整的事故气象调查报告,内容应涵盖基本信息、调查过程、主要发现及结论建议等部分。
- 报告需经过严格审核后才能正式提交给相关部门。
注意事项
在执行上述各环节时,还应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调查活动合法合规;同时保护好现场原始状态,避免人为破坏影响后续研究工作。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范,可以有效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潜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