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养鸡场臭气防控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监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规模化养鸡场的臭气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dor Control in Large-scale Chicken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6T 042-2023规模化养鸡场臭气防控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规模化养鸡场臭气防控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根据标准要求,养鸡场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域至少500米以上,并且要避开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资源补给区。此外,鸡舍之间的间距不得少于30米,以确保空气流通顺畅,减少臭气积聚的可能性。
环境控制
鸡舍内需安装有效的通风系统,保证每小时换气次数不低于8次。同时,鸡舍地面应铺设防潮材料,并定期清理粪便,防止有机物腐败产生恶臭气体。对于湿帘降温系统,其水质需保持清洁,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细菌滋生而加重臭味。
废弃物处理
鸡场产生的废弃物如鸡粪等应集中收集并及时处理。推荐采用生物发酵法将鸡粪转化为有机肥料,不仅能够有效去除臭味还能实现资源再利用。此外,任何未经处理的废弃物不得露天堆放,以免散发出难闻气味影响周边环境。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对臭气防控的认识和技术水平。定期检查各项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发现问题立即维修。同时,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饲料投喂量、鸡只健康状况以及臭气排放监测数据等信息。
监测评估
为确保臭气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规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臭气排放监测工作。监测点位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涵盖鸡舍内外不同位置及距离较远的地方。监测结果将作为评价养鸡场环保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上便是对《DB4116T 042-2023规模化养鸡场臭气防控技术规范》部分核心内容的具体解析。遵循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改善养殖场内的空气质量,也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社区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