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进出境集装箱场站的建设要求、功能布局、设施设备配置及运营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进出境集装箱场站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bound and Outbound Container Terminals - DB4403/T 366—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366—2023 进出境集装箱场站建设和管理要求》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深圳市的进出境集装箱场站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条文解读:
- 5.1 场址选择
标准指出,集装箱场站应选择在交通便利、远离居民区的地方,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场站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并确保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场站运营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因选址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或社会矛盾。
- 5.2 布局设计
要求场站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包括装卸区、堆存区、查验区等,并且各区域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和隔离措施。例如,危险品集装箱存放区应当独立设置,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安全隐患。
设施设备
条文解读:
- 6.1 基础设施建设
强调了场站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如道路、照明、排水系统等。特别是对于大型集装箱码头来说,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保证高效运作的基础。此外,还特别提到要预留足够的电力供应能力,以满足未来扩展需求。
- 6.2 特殊设备配置
对于需要处理特殊货物(如冷冻货柜)的场站,则需配备专门的制冷装置及监控系统;而对于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企业,则应安装气体检测报警仪等防护设备。这些具体要求有助于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管理制度
条文解读:
- 7.1 安全管理体系
明确规定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员工培训记录等内容。并且定期开展风险评估活动,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隐患。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还能增强客户对企业服务的信任度。
- 7.2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
在环境保护方面,本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比如限制使用高污染燃料车辆进入场区;加强对污水排放口的监测频率等等。通过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以上只是对该项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实际上它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到日常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详细内容。希望上述分析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