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盾构法隧道施工过程中监测的设计原则、内容、方法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监测设计。
Title:Design Code for Shield Tunnel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盾构法隧道监测设计规范》(TCSPSTC 90-2022)较之前的版本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其中,关于隧道变形监测频率的规定变化尤为显著,这一调整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工程安全性的保障。
在旧版规范中,对于盾构法隧道变形监测频率的要求较为笼统,仅规定了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监测工作,并未给出具体的时间间隔。而在新版规范中,则明确规定了不同阶段的具体监测频率:如掘进期间每环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在贯通后初期稳定阶段每日监测一次,直至连续三天监测结果无明显变化方可调整为每周一次。
这种细化不仅提高了实际操作中的可执行性,也更加科学地反映了盾构法隧道变形规律。例如,在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围岩压力、土体扰动等因素都会导致隧道结构发生即时变形,若未能及时获取这些关键时期的监测数据,就可能错过最佳处置时机,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以某城市地铁项目为例,该线路采用盾构法穿越密集建筑群及河流区域。按照新版规范要求,在盾构机进入风险较高地段前,施工单位提前制定了详细的监测方案,包括设置自动化监测站实时采集位移、沉降等参数,并严格按照规定频率开展人工复核测量。当发现某段隧道顶部出现超限沉降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注浆加固措施成功控制住了险情发展,确保了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后续施工顺利推进。
由此可见,新版规范对监测频率作出明确界定,有助于指导现场技术人员合理规划工作计划,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数据采集质量和利用效率,为盾构法隧道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