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华宁县柿子种植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苗木培育、定植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华宁县及其周边气候条件相似地区的柿子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rsimmon Cultivation in Huanning County - Part 7: Cultiv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华宁县柿子种植技术规范第7部分:栽培技术是指导当地柿子种植的重要依据。以下为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关于选址与整地,规范指出应选择坡度小于15度的缓坡地或平地,土壤pH值在6.0至7.5之间,且要求土层厚度不少于80厘米。这主要是因为柿树根系发达,需要深厚的土壤层来支持其生长发育。
对于定植密度,规范建议每公顷种植1650株至2250株。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光照充足又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强调了挖大坑的重要性,要求坑径和坑深均达到80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确保幼苗早期生长所需养分。
灌溉管理方面,规范提倡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同时,规范还提到需定期检查灌溉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病虫害防治上,规范倡导采取物理、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冬季修剪时清除病枝病叶,减少越冬病原;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但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此外,规范还特别强调了整形修剪的作用。通过合理的修剪可以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产量和品质。修剪时间一般选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剪除枯死枝、病虫枝以及过密枝条等。
这些规定不仅反映了科学种植的理念,也为农户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有助于提升华宁县柿子产业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