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葡萄复合经济模块应用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从事葡萄种植及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者和管理部门。
Title:Grape Planting Comprehensive Standard Part 10: Application of Grape Compound Economic Modu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4T 023.10-2023是云南省玉溪市的地方标准,该标准的第10部分专注于葡萄复合经济模块的应用。以下是对该部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葡萄园规划与布局
1. 园地选择
标准指出葡萄园应选择在光照充足、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具体要求包括:
- 年日照时数不低于2000小时。
- 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
- 排水系统需完善,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
2. 品种搭配
提倡采用多种葡萄品种混合种植,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稳定性。建议的比例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各占三分之一,并结合市场需求调整。
二、栽培技术要点
1. 定植密度
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一般情况下,每亩种植株数控制在110至150株之间,确保通风透光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2. 整形修剪
强调科学的整形修剪方法,如采用“V”字形或篱架式架面结构。冬季修剪时要保留适量的结果母枝,保证次年的产量。
3. 病虫害防治
倡导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倡利用天敌昆虫、生物制剂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管理,并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
三、复合经济模式构建
1. 间作套种
在葡萄行间可间作豆科植物或其他低矮作物,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增加额外收入。例如,在葡萄树下种植豌豆或花生。
2. 养殖结合
可以将家禽(如鸡鸭)引入园区内放养,既可帮助除草又能提供有机肥料。但需要注意控制数量,防止过度践踏影响葡萄生长。
3. 旅游观光功能开发
对于具备条件的葡萄园,可以考虑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如采摘节、农家乐等,进一步提升综合效益。
四、经济效益评估
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单位面积产值、投入产出比以及可持续性评价等方面内容。要求企业或农户每年对各项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5304T 023.10-2023》不仅关注了传统意义上的葡萄种植技术规范,更注重从全产业链角度出发,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复合经济模式。这对于推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