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光诱浮游生物网箱培育常规鱼水花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光诱浮游生物网箱进行常规鱼水花培育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reeding of Conventional Fish Fry Using Light-Induced Plankton Net Box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4T 020-2023光诱浮游生物网箱培育常规鱼水花技术规范》是云南省玉溪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常规鱼类鱼苗(水花)的培育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以光诱浮游生物网箱方式培育鲤鱼、鲫鱼等常规鱼类水花的生产活动。这意味着此技术主要针对鲤形目中的鲤鱼和鲫鱼等常见淡水养殖品种。它不涵盖其他特殊种类或海水环境下的养殖。
2. 光源选择及布置要求
标准指出光源应选用波长范围在400nm至700nm之间的可见光灯具,并且每个网箱至少安装两个光源,确保光照均匀覆盖整个水面区域。此外,还强调了光源的高度设置,建议离水面约1.5米左右,这样既能有效吸引浮游生物又不会对鱼苗造成伤害。
3. 网箱结构与材料
网箱采用聚乙烯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其尺寸需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但底部面积不得小于2平方米,高度不低于1米。网目大小控制在0.5厘米到1厘米之间,既能防止小个体鱼苗逃脱又能保证足够的水流交换。
4. 水质管理
对于水质条件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pH值维持在6.5至8.5之间,溶解氧浓度不低于5毫克/升,氨氮含量不得超过0.5毫克/升。同时规定每周至少更换一次水源,保持水质清洁新鲜。这些措施有助于创造一个有利于鱼苗健康生长的小生态体系。
5. 饵料投放
饵料的选择非常关键,推荐使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天然饵料如轮虫、枝角类等。每日分早晚两次投喂,每次投喂量约为鱼苗体重的10%-15%。需要注意的是,在投喂过程中要观察鱼苗摄食情况,避免过量导致浪费或污染水质。
6.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定期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清理附着物以及监测天气变化等因素对养殖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暴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防止因水位过高而影响正常通风透气状况。
以上内容只是对该标准部分重要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节需要从业者深入学习掌握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去。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