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科学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原则、内容要求、技术方法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科学数据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cientific Database of Forest Ecosystem Positioning Research 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857—2023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科学数据库建设规范》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为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科学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确保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共享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强调了数据源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并要求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例如,第5.1.1条明确规定,“观测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并定期校准维护”。这意味着研究站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设备,并且需要定期进行校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在数据处理环节,标准指出要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根据第6.2.3条,“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设置多重检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人工审核与自动校验相结合的方式”,这表明在数据处理阶段不仅要依靠自动化手段来提高效率,还必须有人工干预来进行更细致的质量把控,从而减少错误发生几率。
再者,在数据库管理上,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第7.1.2条提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当具备用户权限管理功能,不同级别的用户只能访问其被授权范围内的信息。”这一规定旨在保护敏感信息不被未授权人员获取,同时也便于追踪数据使用情况,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关于数据共享与交流,标准鼓励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信息流通。按照第9.1.1条所述,“应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研究成果;同时也要主动获取外部资源,丰富自身资料库。”此举不仅有助于扩大影响范围,还能提升整体科研水平。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标准还特别关注到了长期规划问题。第10章中建议,“各站点应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策略方向,确保持续健康发展。”这提醒我们,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只有不断适应新挑战才能保持竞争力。
综上所述,《DB14T 2857—2023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科学数据库建设规范》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健全有效的框架体系。它不仅涵盖了数据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而且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对于推动我国森林生态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