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燕麦草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的监测方法、调查内容及数据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燕麦草种植过程中主要真菌病害的监测与预警。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Major Fungal Diseases in Oat Grass Lea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854—2023《燕麦草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监测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燕麦草叶部病害监测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燕麦草生产中常见的真菌病害监测方法、采样方式、病害诊断和防控建议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科学管理燕麦草种植提供了依据。
重点条文解读如下:
标准规定在每年的4月至9月期间应开展燕麦草叶部病害的定期监测。这一时段涵盖了燕麦草生长的关键时期,能够有效捕捉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
标准要求在每块燕麦草种植地设置不少于5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这样的布点方式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整个地块的病害状况,避免因局部观察导致判断偏差。
对于病害样本的采集,标准提出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株,每株采集叶片3-5片,并确保样本的新鲜度和完整性。这有助于后续实验室检测获得准确的结果。
病害诊断部分强调采用田间症状观察与室内显微镜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田间需观察病斑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室内则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结构来确认病害种类。
在防控建议上,标准提倡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建议合理轮作倒茬,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量施肥浇水,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杀菌剂进行喷施防治。
此外,标准还特别指出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并上报,建立病害数据库,为长期监测提供基础资料。同时鼓励开展病害预测预报工作,提高预警能力。
以上是对DB14T 2854—2023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入解读,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促进燕麦草产业健康发展。